體視顯微鏡又稱“實體顯微鏡”或“解剖鏡”,在觀察物體時能產生正立的三維空間影像。體視顯微鏡對觀察體無需加工制作,直接放入鏡頭下配合照明即可觀察,像是直立的,便于操作和解剖。視場直徑大,但觀察物要求放大倍率在200倍以下。體視顯微鏡的特點如下:雙目鏡筒中的左右兩光束不是平行的,而是具有一定的夾角——體視角一般為12°?15°,因此成像具有三維立體感,這是在目鏡下方的棱鏡把像倒轉過來的緣故;雖然放大率不如常規顯微鏡,但其工作距離很長,焦深大,便于觀察被檢物體的全層,視場直徑大。體視顯微鏡立體感強,成像清晰和寬闊,又具有長工作距離,并是適用范圍非常廣泛的常規顯微鏡。
體視顯微鏡具有超高清晰度、*光學性能、大景深和立體觀察樣品的功能。另外我們的無目鏡體視顯微鏡還可選配各類數碼攝像頭及軟件配件,真正實現光學與數碼兩種顯微鏡觀察方式同時進行。針對不同應用需求進行模塊化配置,靈活選擇,可實現截圖、存檔和屏上測量等多種額外功能。
體視顯微鏡使用方法:
(1)裝好顯微鏡后,在確保供電電壓與顯微鏡的額定電壓一致后方可插上電源插頭,打開電源開關,并選擇照明方式;
(2)根據所觀察的標本,選好臺板(觀察透明標本時,選用毛玻璃臺板;觀察不透明標本,選用黑白臺板),裝入底座臺板孔內,并鎖緊;
(3)松開調焦滑座上的緊固螺釘,調節鏡體的高度,目測工作距離在80mm左右,(使其與所選用的物鏡放大倍數大體一致的工作距離)調好后,鎖緊托架,將安全環緊靠調焦托架并鎖緊;
(4)裝好目鏡,先將目鏡筒上的螺釘松開,裝好目鏡后再將此螺釘擰緊(目鏡放進目鏡筒時,要特別小心,不要手觸摸鏡頭透鏡表面);
(5)調好瞳距,當使用者通過兩個目鏡觀察視場時中不是一個圓形視場時,應扳動兩棱鏡箱,改變目鏡筒的出瞳距離,使之達到能觀察到一個*重合的圓形視場(說明瞳距已調好);
(6)觀察標本(對標本調焦)。先將左目鏡筒上的視度圈調至0刻線位置。通常情況下,先從右目鏡筒(即固定目鏡筒)中觀察,將變倍筒(有變倍裝置機型時)轉至zui高倍位置,轉動調焦手輪對標本調焦,直至標本的像清晰后,再把變倍筒轉至zui低倍位置,此時,用左目鏡筒觀察,如不清晰則沿軸向調節目鏡筒上的視度圈,直到標本的像清晰,然后再雙目觀察其調焦效果;
(7)結束觀察時,關掉電源,移走標本,用防塵罩將顯微鏡嚴密罩蓋。